欧冠体育投注_足球365比分-直播*官网

图片

图片

大会发言
您当前位置: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25-02-20 16:20:11 ??? 文章来源:足球365比分:政协 访问次数:

2003年,我省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牵引实施“千万工程”,推动全省乡村人居环境发生历史巨变,可以说,“千万工程”成为莲都高质量发展的密码之一。20余年来,莲都的乡村发生了巨变—绿了,富了,美了,“诗和远方”也变得不那么遥远。

一、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群众参与度不强。常态保持干净整洁的要求与群众实际生活生产需求矛盾存在,例如农业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在农忙时节房屋前后禁止乱堆乱放与农具、柴火等生活生产要素就近放置产生矛盾,农民不愿配合甚至反感,农村空心化、“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受经费收紧影响,个别村存在只保留清运员无清扫员现象,保洁队伍减小,村庄保洁成效有差距。

(二)长效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环境整治重建设轻管理,追求短期效应,过度注重完成率或数量,而对工程预期效果及可持续性关注不够,日常维护责权不明。另一方面,因为运维资金“捉襟见肘”,导致农村新技术、新装备培育推广力度不够,后续管护难。

(三)财政投入有差距。根据2023年丽水市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区城镇化率78.2%(3:1),2024年我区城区的环卫保洁经费经费大概9000多万元,但农村(不含碧湖新城建成区)仅约500万元(18:1),从全区现有505座农村公厕看,根据现有经费安排,每座农村公厕平均每月不足160元。而市区公厕经费超过3000元。城乡环境整治经费差距较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步陷入决策要求越来越高、投入绩效难以提升、工作举措停滞瓶颈、农民认同感越来越弱的困境中,存在基层干部有苦难言现象。

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距的建议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的具体实践。为此,建议:

(一)培养有感认同,畅通要素流动。各级干部尤其是乡镇、村一级,积极开展宣传引导,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主人翁”意识,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常态化开全民洁净活动,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像清理家庭环境一样维护房前屋后的洁美环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力量,党员干部不仅要统筹在前、紧跟落实、现场“督战”,更要以身作则,借助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村庄清洁,通过打造美丽庭院突出乡土特色,发展庭院经济,让“小庭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营造家家户户庭院比拼良好氛围。在此过程中培养村民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进而推动其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其积极、主动、全面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全过程,进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二)完善长效机制,创新治理模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从“清干净、保持住”向“补短板、建机制”转段提档,深入推进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打造整洁美丽的乡村风貌。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模式,明确地方政府和职责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明确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权归属,实行建、管、护全过程监管,确保整治成效的可持续性。

(三)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片区协调。探索尝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融资机制,引导与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进来,加强资金资源整合,针对当前资金资源整合较弱的情况,地方财政应适当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财政投入补助标准,缩小城乡人居环境差距,促进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深入摸清乡村资源家底,互通城乡发展理念,互相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关注落后及偏远农村的整治情况,扎实推动乡村环境实现“里子”与“面子”同步提升,建成人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