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75综合信息/col/col1229369547/index.html部门网站/col/col1229369770/index.html区政协/col/col1229372600/index.html政协会议/col/col1229373861/index.html全体会议/col/col1229373863/index.html十四届三次会议(已归档)/col/col1229373873/index.html大会发言/col/col1229384663/index.html
发布日期:2020-09-10 10:21:09
???
文章来源:莲都
访问次数:
|
刘娇英委员代表足球365比分:科协的发言
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房屋和资金三方面。作为“自然资源渐趋匮乏,城市型农业特征突出”的足球365比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必然是我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2012年,我区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725元,分别高出全省和全市平均数179和452元。2005至2012年,农民财产性收入年均递增9.0%,也略快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
我区农民由于财产积累较慢、缺乏理财能力、金融市场发展滞后、财富效应发挥不够等原因,财产性收入增加虽快但不合理,一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年际波动明显。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离差系数为0.35,比全省和全市分别高出2.1和15.2个百分点,说明我区农民财产性收入不稳定。二是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比较单一。短期内城镇化和重点工程征地推进了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我区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在农民财产性收入中占比高达57.9%,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高出全省和全市平均值32.8和29.4个百分点,征地补偿与农民财产性收入相关系数0.82,呈强相关性。而我省发达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以投资、利息、红利收入为主,比重达70%以上。因此我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结构明显不合理,且已面临竭泽而渔的境地,很难长远唯持高增长态势。三是与省内发达县市相比,差距在拉大。与全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速低5.9个百分点。全省2012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是我区农民的2.2倍, 发达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总量是我区农民的2.4倍。
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坚持增加资产与盘活资产并举的原则,探索建立土地、房产、林权等资产要素市场化机制,推进农村金融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为此建议如下:
一是以经济持续增长为根本,支撑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围绕打造“三大莲都”的要求,全面推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优质食品自给率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批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进一步拓展农业综合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创意农业。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二是以财产确权发证为基础,使农民财产能流转可盘活。开展农民财产评估,建立不同区域、不同地类的土地基础价格,合理界定农房基准价格,完善与城镇相一致的农民财产评估体系。涉农部门要会同乡村,认真做好二轮土地延包,抓好农民承包经营土地的丈量登记、汇总建档、权证核发补发工作,努力做到证载面积与实际面积相一致;鼓励社会各界兴办中介服务,组建农民财产流转、置换、质抵等服务机构,形成市场化服务为主体的中介服务网络。
三是以发展农村合作为载体,实现农民财产收入多样化。推进土地合作,扶持发展有一定规模、有章程机构、有民主议事、有股权证书、有股份分红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明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收益权,将财政投入量化成农民土地股份,经营收益让农民分红。推进集体资产合作,以入股、租赁、承包等形式,盘活用好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让农民从集体资产中获取分红收益。强化富民合作意识,推进宅基地流转、置换,在工业园区、旅游风景区,积极引导集体组织和农民投资标准化生产用房和三产物业,大力发展“房东经济”,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四是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引导农民理性投资。要扶持融资生产型农业合作社,拓宽农民投资渠道,增加农民利息收益,减少民间借贷风险。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民特点,逐步拓展农村金融业务种类,推出一批适合农民投资的理财产品。积极举办农民理财讲座和培训班,宣传金融理财知识,增强农民的投资理财意识,让农民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
(大会秘书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