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体育投注_足球365比分-直播*官网

图片

图片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区政府信息公开 >规划信息 >“十二五”(已归档) >专项规划
首页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索引号: 002650306/2012-19243 ???? 发布机构: 区农业局 ???? 发布时间: 2012-05-23 00:00:00

文号:

索引号 002650306/2012-1924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发布机构 区农业局 成文日期 2012-05-23 00:00:00
生态循环农业是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工程学方法,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推行集约节约使用投入品和清洁化生产,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一种现代农业形态。为科学引领我省生态循环农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及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和《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与基础

 (一)发展背景。“十一五”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省和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坚持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并举,大力推进畜禽排泄物治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作制度创新、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安全优质生产,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条件,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生态布局正在形成,节约集约农业技术和设施广泛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业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的约束。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加有赖于有限资源的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更加有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顺应世界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途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1.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已成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主要助推因素之一。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有机农业等体现生态循环经济理念的新兴农业形态正在全球逐步兴起,成为引领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既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也有利于发展安全、高效的精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在资源环境约束、消费需求升级、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现代农业、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着力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发展路子,既有利于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又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更好地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发展优势,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业产品、生态和文化的需求。

 3.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2010年,省委作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为“十二五”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指明方向。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广泛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基础。

 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全面治理,农村沼气广泛应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被列入省政府“811环境整治和保护两个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全省通过禁养与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畜禽污染防治工作。2010年底,全省基本完成了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调整),关停转迁畜禽养殖场4000余个;治理年存栏生猪100头、牛10头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4167个;在畜禽散养密集区域建成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150个。2006年起,各地抓住实施中央农村沼气国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消化了大量农业废弃物,缓解了农村生产生活污染问题。2010年底,全省累计建设户用沼气15.43万户、各类沼气工程14366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池容207.81万立方米,年产沼气1.7亿立方米,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66%

 2.肥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有效实施,节约型农业技术广泛应用。2010年底,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县达到72个(含宁波7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9万亩次,实施产业已从水稻向蔬菜、茶果桑等优势经济作物延伸,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面积1078万亩次,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239.6万亩,覆盖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16%。大力推广机械化节水灌溉、肥水同灌、精量播种、高效施肥施药、环保节能养殖等节约型技术,以及钢管大棚、避雨棚架等生产设施和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业机械,节约了农业投入品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010年底,全省设施栽培面积218万亩,其中喷滴灌面积52万亩。

 3.农作制度不断创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积极推广轮作、间作、套作等农作技术和农牧结合、粮经结合等农作模式,进一步创新农作制度,大力推广稻草—蘑菇—芦笋(西瓜)、茭白秸秆(桑枝条、果树枝条)—食用菌等产业循环模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化。2010年,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

 4.农业标准化生产广泛推广,“三品”认证扎实推进。顺应农产品绿色健康消费需求,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严格制定并执行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添加剂等限量规定,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十一五”期间,全省制定实施各类农业地方标准2235个,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到2010年,全省有效使用“三品”标志的生产经营主体2930家,产品总数3846个,产地面积1181万亩。

 5.农业污染源全面普查,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全省开展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建立了全省农业污染源档案资料和信息数据库。积极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良耕地地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底,全省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面积110 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已累计完成368万亩次。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着眼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为目标,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主平台,以资源保护多样化、物质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产品供给优质化为重点,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为手段,以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为载体,着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经营体系,更好地推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立足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的关系,注重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强化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

 2.坚持因地制宜与分类发展相统一。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布局、生产方式,科学规划生态循环农业目标定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分类选择不同发展模式和路径,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多途径、多类型生态循环农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3.坚持点面结合与统筹推进相促进。树立“大产业、大生态、大循环”理念,立足区域统筹,使生态循环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各个领域和环节。注重点线面相结合,通过构建示范体系,辐射带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全面推进和整体提升。

 4.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和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强化规划引领、政策激励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调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实践,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度,形成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发展目标。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努力构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推广的发展机制,形成政府引导、投入多元、社会共推的生态循环农业推进体系;构建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形成农业产业生态布局、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持续改善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构建资源节约集约、生产全程清洁、废物资源利用、产品安全优质的发展路径,形成示范引导、宣传推广、服务配套的生态循环农业带动体系。到2015年,达到以下目标:

 ——示范创建扎实开展。全省建成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20个、示范区100个、示范企业100个、示范项目500个。

 ——清洁生产广泛应用。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80%以上,推广面积达3200万亩次,化肥(氮肥)利用率达38%,氮肥使用量控制在48.3万吨(折纯)以内;水稻病虫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0%以上,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面积1100万亩,化学农药使用量控制在5.9万吨以内;设施农业推广面积达300万亩以上。

 ——废物利用明显提高。全省新建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20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内达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95%以上。

 ——产品品质稳步上升。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60%以上,其中农业“两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业生产企业、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运用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主导产业良种及配套技术覆盖率达97%以上;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达5500个以上。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省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面积220万亩,“三品”认证种植业基地面积1500万亩,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70%,外来生物入侵防治率达95%;农业种质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有效保护耕地质量、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完善农业环境监测体系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基本农田、标准农田易位管理、占补平衡等各项规定,统筹耕地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强耕地地力培肥,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开展耕地质量状况监测和评价,建立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和耕地质量长效管理机制。减少抛荒面积,开发利用冬闲田,提高耕地复种指数。

 2.加强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抓好地方种质资源普查,建立种质资源保护目录和基因数据库,重点选择一批地方优势种质资源,建立各类物种、生境和遗传资源数据库。研究珍稀濒危物种就地、迁地保护和物种人工繁殖的保护技术。因地制宜推进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种质资源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

 3.防控农业生物灾害。认真落实农业植物重大生物灾害防控工作责任制度,建设一批部、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立以省站为中心、区域重大病虫监测专业站为骨干、县级病虫测报站相配套的覆盖全省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网络。建设和完善区域性植物检疫实验室以及重大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站,加强重大有害生物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提升监控和扑灭有害生物的技术水平。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4.建立完善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完善农业环境的监测、评价和认定体系。在不同地貌类型、不同种植结构的区域,设置一批土壤质量、施肥效应长期定位监测点和动态监测点,开展生物监测、农业土壤环境监测。建立农业污染源实时监测体系。建立严格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地环境监测、预警和跟踪追溯体系,形成覆盖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

 (二)加快推广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按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业融合、功能多元的要求,结合资源环境、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完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推广粮经结合、农牧结合、生产与休闲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

 1.推广粮经结合模式。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实施粮食作物与蔬菜、瓜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的间(复、套)种、水旱轮作、立体种植,大幅度提高粮田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稳粮与增收的有机统一。

 2.推广农牧结合模式。按照种养结合、协调发展要求,综合分析资源禀赋、环境承载、消费需求、发展潜力等因素,科学优化种养业结构。依法落实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充分利用山地丘陵、沿海滩涂发展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鼓励在经济林、笋竹林、茶园、果园及蔬菜基地中配套建设适度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充分利用粮食作物秸秆、饲料粮发展养牛业、养猪业及家禽饲养业,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共赢”的发展格局,实现种养平衡发展。

 3.推广资源节约型作物。积极推广应用节约型耕作、播种、灌溉方式的农作物,大力发展旱粮生产。充分利用冬春季闲置水田,发展鲜食型旱粮作物。培育和推广耐旱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农作物品种,以及耗水耗工少、经济效益好的经济作物,调优作物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资源节约。

 4.拓展农业生态功能。积极挖掘拓展农业湿地功能、碳汇功能、蓄水功能、营养保健功能等,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依托田园景观、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业生产经营等资源,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吸引游客观赏、品尝、休闲、体验、健身、度假,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三)积极促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坚持把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节材、节水、节地、节能工作。

 1.节约集约使用农业投入品。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节肥技术,科学指导因地、因作物施肥;推广以统防统治为手段的节药技术,更新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和防治效果。推广生态、环保型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选育推广优质高产的设施农业新品种,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散装饲料配送、自动喂料等节约型技术,钢管大棚、避雨棚架等生产设施,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2.大力促进农业节约用水。根据作物的种类、种植方式、土壤质地、地形地貌、经济条件以及农民可接受程度等,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田间排灌体系,扩大农业节水灌溉面积,重点推广微灌、喷灌、低压管道输水,鼓励实行综合节水措施和精确灌溉。研究并推广高压水枪冲洗等节水型畜禽舍及设施。加快高耗水农业企业节水改造,淘汰耗水大、技术装备落后的产品,推进农业用水循环利用。

 3.积极推行土地节约型农作制度。按照立体化、循环化、无害化要求,不断创新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等农作制度,推广农作物间作、套作、轮作和农机农艺结合等耕作技术,鼓励和支持发展“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模式,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效率。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4.加强农业节能和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开发推广各种先进的农业节能技术、设备、产品、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发展节油、节电、节煤等农业机械,降低农业装备能耗。推进农村沼气集中供气模式,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省柴灶、节能炉等农村生活节能产品,不断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水平。鼓励农业企业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产品。

 (四)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行农产品安全优质供给,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题中之义,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精品农业的重要基础。

 1.大力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完善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示范创建,扩大标准化技术应用,提高覆盖面和到位率。继续推行“确定一个主体、执行一套标准、培育一个品牌、制作一张生产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的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按照“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开展质量安全追溯”要求,构建“五有一追溯”制度,设置方便灵活、系统规范的生产过程跟踪系统和产品质量查询系统。积极培育标准化实施主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统一服务,培育专业化技术服务组织,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2.大力推行农业清洁化生产。认真评估农业生产过程和投入品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土壤环境源头管理和农业生产流程改造,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实现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程清洁转变。严格化肥、农药、饲料、兽药、添加剂等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全面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施用有机肥、配方肥、缓释肥、生物肥料和沼液、沼渣,努力减少化肥使用量。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根据不同畜禽养殖种类和规模,推广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等处理方式,大力推行自动喂水喂料、湿帘降温等环保节能型设施工艺,研究和开发环保型饲料,推进畜禽健康养殖,努力减少氮、磷等排放。

 3.积极推进农产品优质化供给。顺应农产品绿色、健康消费需求,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规范农业生产、农业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情况记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在生产企业推行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品牌资源整合,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统一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与基地农户共建共创农产品品牌,集中力量创建一批区域性农产品知名品牌。

 (五)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浙江省沼气开发利用促进办法》,加快构建农业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与利用体系,着力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1.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畜禽排泄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积极采取就地消纳、异地利用、制有机肥、达标排放等方式,实现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合理布局散养密集区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中心和商品有机肥加工企业,在主要畜禽养殖区附近发展有机肥商品加工。大力推广“园地养鸡”、“稻鸭共育”、“稻鸡轮育”、“种草养畜”等农牧结合互利模式、“畜禽排泄物—沼气—作物”等养殖废弃物沼气处理模式,深化“三沼”综合利用,提高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

 2.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推广农作物秸秆用作还田肥料、畜牧饲料、食用菌基料、生物质能料、工业原料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过腹还田、粉碎还田,促进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和土壤培肥。重点推广秸秆粉碎作食用菌生产基料和食用菌秸秆覆盖栽培。推广农作物秸秆沼气利用,积极引进示范秸秆建材、秸秆炭、秸秆醋液和秸秆煤气等技术。推广以农作物秸秆为纤维复合材料、生产有机产品的原料等,促进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

 3.积极推进食用菌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鼓励将食用菌生产中产生的菌糠、菌渣等废弃物作为栽培基质、还田肥料和燃料等,减少农业污染,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推进农产品储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利用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经无害化处理后开发生物蛋白、生物饲料和生物原料,减少加工流通环节的消耗浪费和废物排放。

 4.加强废弃农膜和农药、兽药包装物的回收处理。根据不同作物生长特点,总结推广收后收膜、苗期收膜、整地收膜等方法,积极培育农膜回收处理企业。引导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及时回收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农膜。鼓励选用无滴、保温、防老化的多功能棚膜,并重复使用。鼓励研发和使用可降解地膜,努力减少土壤环境污染。积极推进农药包装物、兽药包装物的回收处理。

 四、建设重点

 (一)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实施生态循环农业“2115”示范工程,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创建标准见附件2-5),以点带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发展。

 1.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以县(市、区)为单位,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统筹规划符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产业布局、技术模式、科技支撑、服务设施和配套政策,整体构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休闲相协调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和生产经营体系,形成县域大循环。

 2.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内确定创建区域,以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实施主体,合理布局生态循环产业和生产模式,形成区域中循环。

 3.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以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肥加工企业、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为创建主体,主要服务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减量化投入、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无害化排放”要求组织生产、加工和供给,形成企业小循环。

 4.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结合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创建,以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组织等为创建主体,依托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家庭农场,围绕资源集约、生产清洁、废物利用、产品优质,形成项目小循环。

 (二)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

 1.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示范片到村、配方肥下地、施肥分区图下乡、施肥建议卡上墙、培训班进田与宣传到户等形式,探索配方肥应用机制,实现“测土到田、配方到厂、供应到点、指导到户”。强化现代农业园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果菜茶标准园的配方肥应用,努力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和普及率。

 2. 推广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继续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建设,加快推广应用“三诱”(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和色板诱杀)技术和生物源、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制剂;鼓励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扩大茶树、水果等经济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示范推广。

 (三)农业设施改造提升。按照农业资源投入集约化要求,加快建设完善与设施农业生产、农业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配套的基础设施。

 1.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推广绿肥、秸秆还田、鼓励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分类落实地力培肥措施,建设一批高质量标准农田,全面提升标准农田质量。进一步开展标准农田质量调查分析、检测监测,建立健全标准农田质量动态监测和评价机制,逐步建立耕地质量地理信息系统和耕地及标准农田质量长效管理机制,督促落实标准农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2.实施农业物质装备推广。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引导农民购买使用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施药、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化技术,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探索建立农机报废更新补偿机制和回收制度,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老旧农业机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逐步建立标准化钢管大棚、灌溉系统等配套设施补贴机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支持标准化、设施化畜牧养殖场建设,积极创建一批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型设施为特征的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基地,提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

 (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食用菌种植废弃物、废弃农膜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着力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1.实施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进一步研究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探索适合养殖废水达标排放的湿地结构、基质、植物配置、布水系统和合理负荷量,利用动物处理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支持秸秆还田,利用高温型菌种制剂将小麦、玉米、水稻等秸秆快速发酵成高效、优质有机肥。开展食用菌生产、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改良土壤等的综合研究。积极培育农膜回收处理企业,加强废弃农膜的无害化处理。

 2.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探索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推进利用畜禽排泄物制商品有机肥和沼液灌溉肥料的技术推广和应用。鼓励利用农作物秸秆实施生物质气化工程和生物质成型燃料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继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治理,培育沼气后续服务体系。积极研究推广应用“三沼”综合利用技术,进一步拓宽“三沼”用途。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统筹系统内部资源和力量,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列入推进生态文明和现代农业建设的考核内容。加强部门合作,主动与发改委、经济和信息、环保、财政、科技等部门沟通,形成各方协同、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优化政策环境。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技术,精心设计实施载体和工作抓手,增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计划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政策意见,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出台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使用可降解农膜、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补贴政策。发挥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体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农业环境的监测、评价和认定体系,包括农业污染源的收集监测和分析利用体系,农业投入品准入、监管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度修订、执行体系,农业土壤监测、评价和提升体系,农产品监测、评价和跟踪追溯体系等。

 (三)推进技术创新。制定适应省情的农业技术战略,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依托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加强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研究开发无污染、无公害以及节材、节水、节地、节能生产技术和农业污染防治技术、农业固碳技术等,努力突破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推广应用农业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生态种养技术、产业链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建立完善政府服务、自我服务、市场服务相配套的服务体系,重点推行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和组建合作社形式的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覆盖率。

 (四)注重宣传引导。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宣传,引导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提高建设生态循环农业自觉性,营造政府积极倡导、农民自觉参与、社会普遍关注的良好氛围。深入挖掘总结基层群众的实践创造经验,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政策和典型,普及生态循环农业知识,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效模式的推广。通过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创建,总结宣传成功经验,扩大示范创建的带动效应,以点带面推动我省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

附件:
附件: